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糖尿病是导致尿蛋白的常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升高会对肾小球滤过膜产生损伤,从而导致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早期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30%的人可能会检测到微量尿白蛋白,这表明肾脏已经开始受到影响。
2.尿蛋白的出现分为不同阶段。最早的阶段是微量白蛋白尿,即每24小时尿液中的蛋白质量在30-300毫克之间。这一阶段的患者通常仍然处于糖尿病的初期,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这一阶段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肾功能损害是可以逆转的。
3.随着疾病的进展,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尿白蛋白的含量会逐渐增加。当尿蛋白量超过300毫克/24小时时,即可诊断为临床显性蛋白尿,此时肾功能受损程度已较为严重。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导致慢性肾病甚至终末期肾病。
定期监测尿蛋白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一旦发现尿蛋白,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血糖、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以保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