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营养不良:膳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摄入,容易导致胆固醇水平降低。尤其是素食主义者,如果膳食结构不合理,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2.遗传因素:一些人天生具有低胆固醇水平的基因,使其体内胆固醇合成能力较差。
3.疾病:各种慢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肝病和吸收不良综合症,均会影响胆固醇水平。癌症和急性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引起胆固醇下降。
4.药物影响:使用某些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会导致胆固醇水平过度降低。同样,一些抗抑郁药和激素治疗也可能对胆固醇水平产生影响。
长期胆固醇偏低存在多种潜在危害:
1.免疫力下降: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维持细胞功能正常运转。胆固醇过低可能削弱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
2.神经系统问题:胆固醇是神经细胞的重要成分,特别是大脑中的髓鞘。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认知功能障碍或情绪问题。
3.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虽然大多数研究关注高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但极低的胆固醇同样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低胆固醇水平可能与动脉硬化及心律失常等问题有关。
平衡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生活方式对于保持健康的胆固醇水平至关重要。如果怀疑自身胆固醇异常,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