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位置:
发腮:发腮主要表现为面部下半部分的外扩,尤其是下颌角区域。通常会使整个脸看起来更宽、更方。
咬肌大:咬肌位于面部侧面靠近下巴的位置,大致在耳朵前方。当咬紧牙关时,这一区域会明显突出。
2.触感:
发腮:发腮通常涉及骨骼结构的变化,因此下颌角附近骨头会显得更加突出、坚硬。
咬肌大:咬肌大主要是由于肌肉肥厚,在放松状态下用手触摸面部两侧下颌时,感觉到的是较柔软的肌肉组织;而在咬紧牙关时,肌肉会变得硬实且突起。
3.外观:
发腮:面部轮廓会出现整体变化,下颌角外扩,面部线条不再流畅,而是变得棱角分明。
咬肌大:通常在不紧张的状态下,面部轮廓变化不大,但在咀嚼或咬紧牙关时,咬肌位置会明显变大,形成暂时性的面部膨胀。
4.病史与习惯:
发腮:这种情况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因饮食、生活习惯变化等影响,通常较难逆转。
咬肌大:多由长期咀嚼硬物、磨牙等习惯导致,改变这些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咬肌大小。通过注射肉毒素等医疗手段也可以有效缩小咬肌。
注意识别发腮和咬肌大的区别,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改善。如果存在疑虑,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