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脑中风类型:脑中风主要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占所有中风病例的约87%,是由于脑部血流阻塞导致的。出血性中风则占剩余13%,通常是因为脑内血管破裂引起的。
2.急性期治疗:
缺血性中风:在症状出现4.5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可大大提高恢复机会。介入治疗,如机械取栓,可以在6至24小时内进行。
出血性中风:需要迅速降低血压和控制出血。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或血肿清除。
3.康复阶段: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语言治疗是关键。这些康复措施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研究表明,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长期功能预后。
4.预防复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剂(如华法林),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胆固醇都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也有助于减少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
尽早识别和干预是提高脑中风治疗效果的关键。康复过程中的持续努力和定期随访亦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