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病理特征:输尿管软斑症最显著的特征是输尿管壁中出现黄白色的软斑状病变。这些病变主要是由巨噬细胞吞噬的脂质、胆固醇结晶或其他脂类物质堆积形成。造成输尿管局部区域僵硬,影响输尿管的正常蠕动和尿液排出。
2.发病机制:目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局部慢性炎症或感染也可能诱发病变的发展。
3.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腰腹部隐痛或绞痛,往往伴随血尿或尿频等症状。长期输尿管功能受损会导致尿路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甚至肾衰竭。
4.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如CT尿路成像或静脉尿路造影,可观察到输尿管形态异常,包括局部狭窄或扩张区域。组织活检则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显示脂质沉积和炎性细胞浸润。
5.治疗手段:轻度病例通常以代谢控制和抗炎治疗为主;严重者可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甚至置入支架改善梗阻情况。
输尿管软斑症属于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对泌尿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