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尤其是低位前切除术或保肛手术,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神经、肌肉及黏膜组织可能受到损伤。这些组织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因此在恢复期内可能会导致肛门疼痛。
2.局部炎症或感染:术后伤口或者吻合口可能会发生炎症或感染,导致疼痛加剧。炎症反应通常会引起肿胀和压迫感,从而导致患者在排便时疼痛明显。
3.肛裂或痔疮:术后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导致便秘或腹泻,这可能会诱发肛裂或痔疮,而这些病变在排便时会产生剧烈疼痛。
4.纤维化和瘢痕形成:手术后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这些变化会影响肛管的弹性和宽度,排便时因此可能会感到疼痛。
5.化疗或放疗副作用:如果患者同时接受放疗或化疗,可能会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作用,使得肛门区域更加敏感和易受刺激。
在术后康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进行肠道功能锻炼,遵循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定期随访以监测恢复进展。如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存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