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的大小是决定是否能自行排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的概率高达70%-90%。这类结石通常能够随着尿液排出体外,无需特殊治疗。
直径在5-10毫米之间的结石,排出率下降至50%左右。这时可能需要结合药物或辅助疗法促进排石。
超过10毫米的结石,自动排出的可能性极低,仅有不到10%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手术或者其他医疗手段处理。
2.结石的位置也直接影响排出概率:
如果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或膀胱附近,排出的几率较高,因为这些部位接近尿道,阻力较小。
如果结石停留在输尿管上段或肾盂部位,由于距离远且尿路的狭窄部分较多,排石难度增大。
3.患者的一些生理特点也会影响结石排出:
年龄较轻且无并发症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排石。
饮水量充足的人能增加尿流量,有助于推动结石移动。
活动量较大的个体,通过重力和运动也更有助于结石向下推进。
4.药物和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排石效率: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的药物,例如α受体阻滞剂,可以帮助加速结石排出。
同时,增加饮水量,每天保证摄入2-3升水,也可起到冲刷尿路的作用。
尿结石早期发现和管理非常关键。如果伴随剧烈疼痛、血尿、高烧等症状,或结石迟迟未排出,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