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机制:脐疝是由于腹壁中央的脐孔没有完全闭合,导致腹腔内容物(如脂肪或肠道)通过这个薄弱点向外突出。
2.临床表现:肚脐区域会有一可触及的凸起,大小可以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并且在平躺时可能消失或减小。按压时有可能感到疼痛或不适。
3.危险因素:肥胖、妊娠、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和其他导致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可增加脐疝的发生风险。
4.诊断:通常通过临床体检即可诊断,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超声检查以确定疝囊内容物及评估严重程度。
5.治疗方法:小型无症状的脐疝可能无需治疗,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避免进一步加重。较大或伴随症状的脐疝则可能需要手术修复。
若出现严重疼痛、疝块无法回纳、不适感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嵌顿疝或绞窄的可能性。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