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体液失衡:肠梗阻时,肠道内的内容物积聚导致肠壁扩张,这会引起局部炎症和水肿。肠腔内压力升高还能促使液体和电解质渗入肠腔,从而增加肠腔内分泌。结果是,体内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肾脏缺血,进而引发少尿。
2.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由于呕吐、腹泻或肠内容物无法正常吸收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这种情况下,机体会通过减少尿量来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水平的稳定。
3.肾血流量减少:肠梗阻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导致血管收缩,尤其是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收缩,使得肾血流量减少,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导致尿量减少。
肠梗阻患者少尿现象的发生与体液失衡、脱水及电解质失衡、肾血流量减少密切相关。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并及时补充液体,防止肾功能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