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卫生问题:月经期间使用卫生用品如护垫或卫生巾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从而引发皮肤瘙痒。确保选择不含香料或其他刺激性物质的产品,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感染: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外阴瘙痒和小疙瘩。这可能包括念珠菌感染,通常伴随有白色分泌物。需要注意及时就医进行诊断,以便得到适当的治疗,比如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
3.皮肤问题:湿疹或接触性皮炎可能导致类似症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洗液或肥皂,并考虑使用保湿剂来缓解症状。
4.性传播疾病:某些性传播疾病也可能表现为外阴瘙痒和小疙瘩。在此情况下,及时的医学检查和诊断至关重要。
5.内分泌变化:月经周期前后的激素波动可能导致皮肤敏感性增加。采取措施减少压力、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根据上述信息,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注意选用舒适、透气的内衣裤,不要穿过紧的衣物,以减少刺激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