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复查病情
胆囊炎通常由胆囊感染或胆结石引起,服药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和控制炎症。如果疼痛持续,建议通过血液检查评估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以及腹部超声检查了解胆囊是否存在积脓、坏疽或穿孔等并发症。
2.调整药物治疗
如果现有药物疗效不佳,可能需要调整抗生素种类或剂量。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的药物,例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的耐药性和过敏史等情况决定。
3.排查胆道梗阻
持续疼痛可能与胆管梗阻有关,特别是在合并黄疸或发热时,应警惕胆管炎或胆总管结石。可进一步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或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明确诊断。
4.手术干预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急性胆囊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清除病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常见的选择,有条件时应尽早实施以预防病情恶化。
5.饮食与生活管理
疼痛期间应严格限制高脂肪饮食,并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进食容易刺激胆汁分泌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辛辣调料等。
持续疼痛可能是胆囊炎加重的信号,不容忽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和及时干预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