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恶性结肠肿瘤的治愈率与疾病分期直接相关。在I期和II期(癌细胞局限于结肠内或邻近组织)时,通过手术切除结合辅助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70%-90%。III期(癌细胞已扩散到淋巴结)的五年生存率为30%-60%,需要联合化疗降低复发风险。IV期(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的五年生存率大幅下降至5%-15%。
2.治疗方式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以外科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关键,包括切除原发病灶、清扫区域性淋巴结以及必要时进行化疗或放疗。针对部分IV期患者,若肿瘤负荷较小且可切除,也可能通过手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实现长期生存。
3.个体因素影响治疗效果,包括年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合并症等。同样分子标志物检测可以指导靶向治疗方案,提高疗效。例如,具有KRAS或BRAF基因突变的患者对某些靶向药物表现出耐药性,需要调整对策。
4.早期筛查提高治愈机会。定期结直肠镜检查、粪便潜血试验及适应症人群中的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据统计,筛查措施可将结肠癌死亡率降低20%-30%。
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科学评估病情以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保持随访监测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