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过敏性湿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当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释放出一系列化学介质,如组胺,导致局部炎症和不适。这种反应通常在暴露于特定过敏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
2.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丘疹、水疱及渗液。在慢性期,皮肤可能会变得干燥、增厚和有鳞屑。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从轻微的不适到严重的皮肤损伤都有可能。
3.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某些食物(如坚果、牛奶、鸡蛋)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如洗涤剂、香水)。识别并避免这些过敏原是预防和控制过敏性湿疹的重要措施。
4.治疗通常包括外用药膏(如类固醇药膏)、口服抗组胺药以及保持皮肤湿润的保湿剂。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光疗来控制症状。
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时间的管理和护理。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以减少症状的发生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