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壁逐渐变硬,这是由于脂质、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内壁沉积形成斑块。动脉硬化使得血管失去弹性,从而导致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即收缩期血压增高。
2.静息动脉压力增加:老年人由于长期的血管损伤和僵硬,静息状态下的动脉压力通常较高,这对心脏构成更大的压力,进一步加重了收缩期高血压。
3.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大动脉如主动脉的弹性下降会导致心脏每次射血时血流峰值速度增加,使得收缩期血压升高。
4.心脏输出量变化:随着年龄增长,心脏收缩力可能减弱,但为了维持身体供血,心脏需要增加搏出量,而这种适应性改变也会影响收缩期血压。
5.肾功能变化:老年人肾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钠盐和水的排泄减少,血容量增加,进而引发或加重高血压。
6.神经调节机制改变: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或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血管收缩增强和心率加快,也可能促进高血压的发展。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理性老化和可能的病理性变化。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需要关注和管理,以减少心血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