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穴位可以帮助正骨复位疏通经络

2025-03-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病情分析: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辅助正骨复位和疏通经络,常用的包括大椎、肩井、委中等。选择适当的穴位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循环以及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1.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方凹陷处。

功能:具有调节全身经气的作用,可缓解因脊柱错位引起的颈肩僵硬和不适,促进脊柱正骨后局部稳定。

2.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部肩峰与第七颈椎连线的中点处。

功能:释放肩颈部肌肉的紧张感,有助于纠正姿势异常,缓解因骨骼移位导致的肌肉劳损。

3.委中穴

位置:膝盖后侧腘窝中央部位。

功能: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能够疏通下肢经络,缓解因骨盆或腰椎问题而导致的腿部疼痛。

4.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功能:对全身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辅助缓解由于骨骼移位引起的疼痛不适。

5.阿是穴

位置:并无固定点,通常指在患者疼痛敏感的位置直接按压。

功能:通过局部刺激,改善血液循环,松解组织粘连,减少因骨骼脱位产生的软组织疼痛。

6.阳陵泉穴

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能:疏通气血,帮助缓解膝关节及周围肌肉的紧张,对骨骼复位后的关节活动度恢复有一定辅助效果。

7.太溪穴

位置: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能:滋养肾经,增强骨骼与关节的强健程度,特别适合用于骨病康复阶段。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穴位,并结合专业医生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推拿、针刺或艾灸。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