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肛门功能恢复训练:在进行包括低位前切除术或保肛手术等手术治疗后,肛门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通过生物反馈疗法和盆底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从而改善控便能力。研究显示,经过系统训练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有显著提高。
2.饮食调整:术后饮食的调节对肠道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高纤维饮食可以帮助形成较软的大便,减少对肛门的刺激。同时,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以防止便秘。避免刺激性食物也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3.再造手术:在某些情况下,如全直肠切除后,需要进行结肠储袋-肛管吻合术(又称为J型储袋手术)来重新构建排便途径。这种手术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排便,提升生活质量。成功率通常较高,但需要专业评估以决定是否合适。
术后修复是一个复杂且个体化的过程,应与专科医生密切合作,以确定最佳策略以促进康复和保障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