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机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酒精主要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海马体,这是负责整合短期记忆并将其存储为长期记忆的重要部位。
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升高时,海马体的活动显著受到抑制,使得信息无法正常编码和储存。尽管当时仍然可以进行交谈和行动,但这些行为可能不会被大脑记录下来。
如果饮酒者继续摄入大量的酒精,记忆丧失的范围会扩大,甚至可能完全失去数小时内的记忆。
2.影响因素
血液酒精浓度:一般认为,当BAC达到0.15%以上时,发生断片的概率较高。个体差异也会使部分人在更低浓度下出现类似情况。
饮酒速度:快速饮酒会导致血液酒精浓度迅速升高,使大脑没有时间适应,从而增加断片风险。
饮酒种类:烈性酒因酒精浓度较高,更容易引发断片。另外,空腹饮酒会加快酒精吸收,进一步增加这种风险。
个人敏感性: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都可能影响酒精引起的记忆问题。例如,女性因为平均体脂率较高,酒精代谢效率通常低于男性,因此更容易在相同饮酒量下出现断片。
3.风险和健康隐患
短期危害:断片状态下的人常常缺乏自控力,可能出现危险行为,如驾驶车辆、暴力行为或不安全的性接触等。
长期损害:反复的酒精性健忘可能是酒精依赖的早期信号,并且容易导致大脑慢性损伤(如酒精性脑病),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永久性记忆缺失。
避免饮酒失忆断片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放缓饮酒速度,并确保摄入酒精前进食充足。如果频繁出现断片,应考虑减少饮酒或咨询专业人士评估是否存在酒精使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