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为什么到冬天就复发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精神疾病在冬季复发与环境、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1.日照时间减少

冬天日照时间缩短,阳光照射不足会导致体内褪黑素分泌增加,同时抑制了血清素的产生。血清素是一种与情绪和行为调节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其缺乏可能引起情绪低落、焦虑及其他精神症状。

2.温度降低和生理应激

冬季气温下降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同时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些变化可能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或加重精神类疾病的表现。

3.社会活动减少

冷天人们户外活动和社交机会相对减少,这种孤立状态容易使精神疾病患者感到孤独或被隔离,从而加重病情。一些患者还会因为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健康进一步恶化,间接影响心理状态。

4.睡眠紊乱

白昼变短打乱了人体生物钟,可能诱发失眠问题。而睡眠不足是许多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诱因,例如双相障碍中的躁狂发作和抑郁症的症状加重。

5.节假日因素

冬季包含多个重要节日,有时家庭聚会等活动可能触发患者情绪失控。对于某些经济压力较重或孤独的个体,节日反而会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6.药物管理不当

气温降低常伴随身体代谢率的改变,同时部分患者在冬季可能中断药物治疗,这也会成为病情复发的潜在风险。

寒冷季节不仅生理上对身体产生影响,也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精神健康造成干扰,因此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加强户外活动,并按时遵医嘱服药,尤其对已有精神病史的个体更需警惕冬季病情波动的问题。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