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第四代安眠药主要涉及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与传统通过GABAa受体发挥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不同,这些药物靶向褪黑素受体。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尔通,选择性作用于MT1和MT2受体,帮助调节昼夜节律,特别适用于因时差或生物钟紊乱引起的失眠问题。
2.另一种常见的第四代药物是tasimelteon,在欧洲和美国已获批用于治疗“非24小时睡眠-觉醒障碍”,特别针对盲人患者。与雷美尔通的作用机制类似,它更专注于改善因昼夜节律紊乱导致的睡眠障碍。
3.新型双功能药物(如奥瑞克塞抗体类药物)也是第四代安眠药的重要方向。这一类药物通过阻断食欲素受体,有助于减少大脑中促使清醒的信号,进而达到促进睡眠的效果。
与传统安眠药相比,第四代安眠药的成瘾性相对较低,对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较小,但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这类药物在使用前需经过医生评估,以确保适合患者个体的睡眠问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