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主要特征
双相情感障碍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双相I型和双相II型。双相I型表现为明显的狂躁发作,同时可能夹杂重度抑郁发作;双相II型则以反复的抑郁发作为主,但也伴有较轻的狂躁发作,称为轻躁狂。
狂躁发作:表现为情绪高涨、自我评价过高、精力旺盛、睡眠需求减少、思维奔逸、话语增多以及冲动行为等。
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乏力、睡眠改变、自责、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自杀观念或行为等。
2.病因与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生物学机制: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失衡可能参与病情发生。
环境诱因:重大生活事件、慢性压力或药物滥用可引发或加重症状。
3.诊断和治疗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病程以及功能损害情况,结合心理评估工具进行诊断。需要排除其他情绪障碍或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包括情绪稳定剂(如锂盐)、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等。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支持疗法和压力管理训练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症状。
*社会支持:规律生活作息、避免刺激环境,并加强亲友陪伴有助于缓解病情。
4.预后与并发症
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导致严重的功能损害,如职业表现下降、人际关系恶化,以及自残或自杀等危险行为。但通过规范治疗,许多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控制病情的关键。保持规律生活、遵循医嘱服药以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是有效管理该病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