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稳定睡眠习惯
每天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固定,避免熬夜。成年人推荐每天保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前避免看电子屏幕,减少蓝光刺激,有助于促进褪黑激素分泌。
2.管理心理压力
睡眠多梦通常伴随心理压力过大或情绪波动。每天安排30分钟进行放松活动,例如冥想、深呼吸练习或温水泡脚,可以缓解神经紧张。运动也有助于释放压力,每周进行3至4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3.优化睡眠环境
卧室需保持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18至22摄氏度)。选择舒适的床垫与枕头,并尽量避免卧室内存在噪音干扰。睡前可播放白噪音或轻音乐,帮助进入深睡状态。
4.注意饮食调节
晚餐应适量且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糖类食物。睡前2小时避免大量饮水,以免频繁起夜影响睡眠。部分食物含有助眠功效,例如小米、牛奶或香蕉,可作为晚间点心,但不宜过多。
5.避免兴奋性物质
睡前6小时内不要饮用咖啡、浓茶或酒精,这些物质会影响神经系统,使睡眠浅而多梦。尽量减少吸烟,因为尼古丁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
6.观察身体健康状况
如果长时间多梦伴随其他身体不适症状,如白天疲惫乏力、记忆力下降,应警惕是否存在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问题,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身心状态,多数情况下可以改善多梦现象。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且情况持续加重,建议及时进行医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