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外界环境影响
光线:夜间光线过强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频繁醒来。建议睡眠时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
噪音:环境中的噪声会刺激大脑,即使在浅睡眠期间也可能被唤醒,应尽量保持卧室安静。
温度: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深度睡眠,理想的睡眠温度应控制在16-20摄氏度。
2.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的精神压力或焦虑状态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入睡困难或夜间易醒。适当放松,如睡前冥想或泡脚,有助于改善情况。
抑郁:抑郁症常伴有睡眠障碍,表现为早醒或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应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3.生活习惯
睡前饮食:进食刺激性饮品(如含咖啡因的饮料)或过饱的晚餐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至少在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会扰乱生物钟。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
电子产品使用: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延迟入睡并增加夜间觉醒的可能。
4.躯体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夜间因气道受阻而出现反复觉醒,通常伴有打鼾。
夜间胃酸反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因胃酸刺激食管而在夜间被唤醒,还可能伴有烧心的感觉。
泌尿系统问题:夜尿增多可能与膀胱功能异常、糖尿病等有关,导致夜间频繁起床。
5.年龄相关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老人更易在轻微刺激下醒来。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仍可通过调整睡眠习惯加以改善。
如果这种情况仅偶尔发生,并不需要特别担心。若长期存在且显著影响日间生活,应考虑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