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增加血液循环:拔罐会在皮肤上产生负压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扩张血管,提高局部血液流动速度。增强的血液循环能够带来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帮助清除炎症产物和代谢废物,缓解肌肉的紧张与疲劳。
2.神经调节作用:拔罐过程中,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有助于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内啡肽。这些物质可以抑制痛觉信号的传递,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3.肌肉放松:负压对肌肉组织施加了一个向外拉扯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松弛紧张的肌纤维,降低肌肉僵硬感,使得局部的不适感有所缓解。
4.改善淋巴回流:通过拔罐可以促进淋巴系统的功能,使得组织间液体的回流得到加强,减少炎症因子的滞留,进一步改善局部的酸痛状态。
在应用拔罐疗法时,应注意避免在开放性伤口、皮肤感染或过敏区域进行操作,并控制拔罐时间,以免造成皮肤损伤或其他不适反应。对于慢性疾病或严重疼痛,建议结合其他医学手段综合治疗,以确保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