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血管瘤的分类:根据生长部位和病理特征,可分为浅表型(表皮或真皮层)、深部型(皮下脂肪层或更深层)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其中,发生在皮下脂肪层的多属于深部型血管瘤,这类血管瘤可能较难通过外观观察诊断。
2.临床表现:皮下脂肪层的血管瘤通常表现为柔软可压缩的肿块,颜色可能呈淡蓝色或与皮肤颜色一致,有时会随着体位变化而略有改变。如果血管瘤较大或者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或功能障碍。
3.诊断手段:对于疑似皮下脂肪层血管瘤的情况,超声检查是主要的初步诊断工具,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及是否含有血流信号;如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磁共振成像可能提供更详细的组织结构信息。
4.治疗原则:治疗方案需视血管瘤的大小、位置和症状而定。小而无症状的血管瘤通常无需处理,但需定期随访观察其生长情况;对于明显增大的血管瘤或因压迫引发症状者,可选择药物治疗(如口服β受体阻滞剂)、硬化治疗、激光疗法或手术切除。
血管瘤虽然是良性病变,但仍需密切观察其变化并及时就医,以避免潜在的并发症或影响正常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