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感染:病毒性感染如流感、感冒等常常伴随全身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身体在对抗感染时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肌肉不适。
2.过度运动或劳损:剧烈运动后,尤其是长时间未锻炼的人,可能会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在运动后24至48小时最为明显。
3.纤维肌痛综合征:这是一个慢性疾病,以广泛的肌肉疼痛和疲劳为特征,多见于成年人。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作为副作用。一旦停止药物使用,症状通常会有所改善。
5.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多发性肌炎,这些疾病会引发全身性炎症,从而导致肌肉疼痛。
6.电解质失衡: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也可能导致肌肉疼痛和痉挛。
7.压力和焦虑:心理上的压力状态可能会引发肌肉紧张,从而造成身体的疼痛感。
如果全身肌肉疼痛持续存在并影响正常生活,建议进行医疗评估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能够帮助查明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