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脊髓损伤: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传递大脑指令至身体各部位的运动神经。当脊髓受到损伤时,如由交通事故或摔倒造成的外力损伤,可能导致瘫痪。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25万至50万人因脊髓损伤而面临瘫痪风险。
2.神经退行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等,会逐渐侵蚀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肢体无力甚至瘫痪。据统计,全球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超过230万人,而ALS被诊断的比例为每10万人中约有1至2人。
3.中风:中风会阻止大脑某些区域正常供血,从而导致相应区域失去功能。中风是导致成年人突然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受到中风影响,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永久性残疾。
4.感染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脑膜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可引发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瘫痪。尽管疫苗接种已大幅减少了脊髓灰质炎病例,但其仍在某些地区存在潜在威胁。
5.肿瘤:脊柱或脑部肿瘤可通过直接压迫神经组织或间接造成血液供应不足,使得相关区域丧失功能,进而导致瘫痪。
预防措施包括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脊髓损伤、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瘫痪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