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饥饿感通常是由于胃在空腹时产生的。胃会分泌一种叫做胃促生素的激素,使饥饿的信号传递到大脑,提醒身体需要摄入食物。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2.饥饿感也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如果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营养素或纤维素,就可能导致较快产生饥饿感。另外,高糖或高脂肪的食物可能引发胰岛素水平波动,从而导致更频繁的饥饿感。
3.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或抑郁也可能影响饥饿感。有时,情绪问题会导致人们误以为自己处于饥饿状态,这是情绪化饮食的一种表现。
4.某些医学条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或其他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极端的饥饿感。如果伴随体重变化、疲劳或其他不适,应进行医疗咨询。
考虑这些因素时,可以判断饥饿感是否正常。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