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液体复苏:早期液体复苏是处理烧伤后血容量不足的核心步骤。通常使用乳酸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进行补液。成人的补液公式一般为4毫升/公斤/%体表面积烧伤在24小时内,其中一半量在前8小时内给予。
2.监测尿量:尿量是评估复苏效果的重要指标。成年烧伤患者的目标尿量为每小时0.5毫升/公斤。如果尿量不足,可能需要调整补液速度和总量。
3.血液动力学监测: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等,以指导液体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动脉导管或其他先进的监测手段。
4.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随着液体复苏,需监测并纠正钾、钠等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情况。
5.应用胶体溶液:在严重烧伤或晶体液补充无效时,可考虑使用人白蛋白等胶体溶液,但应谨慎,因其可能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
6.氧疗和支持治疗:在必要时提供氧疗,以改善组织氧合。还需关注防治感染、维持体温等支持措施。
烧伤后血容量不足的处理重要且紧急,必须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以防止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