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病因:
实热通常由外感热邪或饮食积滞等引起。其主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和过度消耗辛辣、油腻食物。
虚热则多由于阴虚内热引发,常见于体质虚弱、长期疾病或失血过多的人群。这类患者往往由于肝肾阴虚导致内热。
2.症状:
实热表现为高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干燥或便秘、小便黄赤,以及舌红苔黄厚等。脉象多为洪大有力。
虚热则表现为低热或潮热、口干但不欲饮、心烦易怒、盗汗、五心烦热(手足心与胸口发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3.治疗方法:
针对实热,应以清热泻火为主。常用的方法有中药清热解毒、防风通便等。例如,使用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
虚热的治疗关键在于滋阴降火。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滋阴清热的中药进行调理。还需要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
实热与虚热的区分对于正确治疗非常重要,可根据症状、病因具体分析,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