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症状表现:
轻度: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
中度:可能出现腰部疼痛或不适,特别是在长时间站立或坐位后加重。
重度:疼痛明显,并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麻木或肌肉无力,影响日常活动。
2.发病原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退化,椎体边缘形成骨刺,这是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
机械应力:长期负重工作、姿势不良等因素增加了腰椎的负荷,加速了骨质增生的进程。
遗传因素:部分个体具有家族史,更易发生骨质增生。
3.诊断方法:
X线检查:通过X线片可以直接观察到骨刺的存在及其程度。
磁共振成像: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椎间盘、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的状况。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压痛点、活动度测试等手段评估患者的症状。
4.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如止痛药、消炎药)、腰背肌锻炼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病例,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椎间盘切除术或脊柱融合术,以缓解神经压迫和疼痛。
腰椎骨质增生的严重程度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症状的表现、病变的范围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定期检查、合理的运动和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预防和管理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