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直疝与斜疝如何鉴别

2024-10-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腹股沟直疝与斜疝是两种常见的腹股沟疝,其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和病理特征。

1.发生部位:

腹股沟直疝:发生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靠近耻骨附近。其特点是直接穿过腹壁薄弱点。

腹股沟斜疝:发生在腹壁下动脉的外侧,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或大阴唇。其特点是沿着腹股沟管的正常路线行进。

2.解剖结构:

腹股沟直疝:疝内容物通过直疝三角(即Hesselbach三角),该区域由腹直肌鞘、腹壁下动脉及韧带组成。

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经过腹股沟深环,即腹横筋膜上的一个自然孔隙,然后沿腹股沟管向下延伸。

3.发病机制:

腹股沟直疝:多见于成年男性,通常由于腹壁薄弱或老化引起,无先天性因素。

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通常为先天性原因,如腹膜鞘状突未闭合,使得腹腔内容物容易滑入腹股沟管。

4.临床表现:

腹股沟直疝:站立时可以触及到疝块,平躺后疝块往往会消失。疝块较小,不易进入阴囊。

腹股沟斜疝:疝块通常更大,可能延伸至阴囊,平躺后疝块也可能自行回纳,但有时需要手术修复。

5.检查方法:

腹股沟直疝:体检时轻压腹股沟区,如果发现疝块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多为直疝。

腹股沟斜疝:体检时轻压腹股沟区,如果发现疝块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并且能沿腹股沟管推进,多为斜疝。

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鉴别对于确诊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腹股沟直疝多为后天性因素引起,通常不涉及腹股沟管,而斜疝则多为先天性因素,通过腹股沟管进入阴囊。因此,确诊时应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体检结果,必要时可借助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