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痔疮是最常见的引起便血的原因之一,约有50%以上的成年人在其一生中会出现痔疮。外痔通常会引起剧烈疼痛,而内痔则可能仅表现为无痛性便血。
2.肛裂:肛裂是肛管皮肤的小裂口,约占成人便血病例的10%-15%。肛裂引起的便血通常伴有排便时的剧烈疼痛。
3.结直肠息肉:这是结直肠内壁上的赘生物,部分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据统计,有息肉的患者中约有20%-30%会发展成为结直肠癌,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筛查和切除。
4.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35-100例。这类疾病除了便血,还可能伴随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5.结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便血病例中占比约为5%。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
6.感染性肠炎:一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肠壁发炎,引起便血。此类感染往往伴有腹泻、发热和腹痛等症状。
7.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等血液病也能引起便血,这些疾病往往还伴有其他出血倾向,如皮下瘀斑、牙龈出血等。
长期或频繁便血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可能提示存在某种疾病。务必尽快就医,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确定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