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睡眠阶段:人体在夜间经历不同的睡眠周期,包括快速眼动(REM)和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睡眠瘫痪一般发生在REM睡眠阶段,此时大脑非常活跃,但身体肌肉被抑制,以防止做梦时身体动作过多。这种抑制机制在醒来后未完全解除,就会导致意识清醒但无法动弹的状况。
2.发病率:大约8%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睡眠瘫痪。年轻成人和学生更易受此影响,尤其是在压力较大或睡眠不规律的时期。
3.触发因素:包括不规则的睡眠习惯、长时间缺乏睡眠、精神压力、焦虑以及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嗜睡症。
4.生理机制:在睡眠瘫痪期间,大脑的觉醒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之间的协调被打乱。尽管大脑已经从睡眠中苏醒,但躯体仍处于REM睡眠中的“瘫痪”状态。
5.并发症:尽管睡眠瘫痪本身无害,不会直接造成健康问题,但频繁发生可能与其它睡眠障碍相关,如失眠、嗜睡症,以及增加对精神健康问题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保持规律的睡眠作息、减少压力和避免过度疲劳,可以有效减少睡眠瘫痪的发生。同时,如果情况频繁且严重,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士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