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肝脏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科学研究表明,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有显著疗效。
2.转氨酶(主要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通常表示肝细胞受损。需要明确病因,以便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减少肝损伤。
3.中药在某些情况下能帮助改善肝功能,减轻肝损伤。例如,有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护肝、降酶的作用。这些疗效往往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支持,因此其应用应该谨慎,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在选择中药调理时,应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和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因用药不当造成进一步的肝损伤。
在处理乙型肝炎及其相关症状时,遵循专业医疗建议是至关重要的。即使考虑使用中药,也应确保这一过程是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