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中alk基因融合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肺腺癌中ALK基因融合的原因主要与基因重排事件有关。ALK基因融合是一种特定的基因异常,这种基因重排可以导致肺细胞异常增殖,并最终形成肿瘤。

1.ALK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第2号位置。正常情况下,ALK基因编码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这个受体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ALK基因发生重排时,会与其他基因融合,例如最常见的是与EML4(微管相关蛋白4)基因融合。

2.ALK基因重排通常是由于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新连接。这种事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外部因素如辐射、某些化学物质的暴露或者遗传易感性而发生。染色体这种异常断裂和重组导致了ALK与EML4或其他基因的融合,从而产生一个新的融合基因。

3.ALK-EML4融合蛋白具有持续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这种异常的激酶活性能够持续刺激下游信号通路,如RAS/RAF/MEK/ERK和PI3K/AKT等。这些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存活以及代谢调节,能够诱导癌症细胞的不受控生长和抗凋亡能力。

ALK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占比约为5%,对于肺腺癌患者而言,它是一种可靶向治疗的标志物。检测到ALK融合的患者可以接受针对性药物治疗,以阻断其异常信号通路。医生需要通过专门的基因检测来确认ALK融合的存在,以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