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泻药种类:
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通过刺激肠道肌肉使之收缩,加快排便速度。这类泻药通常快速有效,但不宜长期使用。
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通过吸水进入肠道,增加大便体积而达到排便目的。相对温和且常用于慢性便秘。
粪便软化剂:如多库酯钠,帮助增加粪便中的水分,使其更易排出,通常用于术后便秘患者。
容积性泻药:如甲基纤维素,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蠕动,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2.使用注意事项:
服用泻药前应明确便秘原因,若由饮食、缺乏运动或药物引起,调整生活方式往往更有效。
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失去正常功能,形成依赖。
老年人、孕妇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谨慎选择泻药类型。
3.副作用和风险:
泻药可能引发腹痛、腹泻及电解质失衡等副作用,尤其在过量使用时。
考虑到肠道对某些泻药的耐受性,可能导致效果递减,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原有效果。
泻药是便秘治疗的一种工具,但不应成为唯一依赖的方法。合理的饮食结构、高纤维摄入、水分补充以及规律运动是预防便秘的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