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伤口愈合延迟:正常情况下,术后伤口应该在一到两周内愈合。但由于个体差异,比如年龄、营养状况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可能导致愈合速度减慢。
2.感染的可能性:如果伤口出现红肿、发热或者分泌物增加,这可能是感染的迹象。感染会导致局部组织的脆弱性增加,从而引起出血。
3.活动过度:术后过早进行剧烈活动或举重物可能导致伤口处的缝线撕裂或组织破损,从而引发出血。
4.凝血功能异常:一些患者可能存在先天或获得性的凝血功能障碍,这会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过程,并导致持续出血。
5.药物影响: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或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增加出血风险。
如果伤口持续出血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通过专业检查和治疗来确定确切原因并进行适当处理。术后需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度活动,保持伤口清洁以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