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定义:间隙性脑梗,也称腔隙性脑梗,是由于小动脉闭塞引起的小体积脑组织缺血坏死,通常直径在1.5厘米以下。其病理特点是形成多个小而深的梗死灶。
2.症状:多数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症状,如轻度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步态不稳等。有时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因此易被忽视。这些小梗死灶累积后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等隐匿性损害。
3.发病率与风险因素:间隙性脑梗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控制上述危险因素有助于减少发病风险。
4.治疗及预防: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控制血压、血糖以及生活方式改良,如增加运动、健康饮食等。定期监测脑健康状况对于已患间隙性脑梗的患者非常重要。
尽管间隙性脑梗属于较轻型脑梗死,但长期累积效应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及时诊断、治疗和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