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检查:
X线及CT扫描是初步评估的重要工具。感染性病变通常表现为边缘模糊、伴随空洞或液体积聚,而肿瘤性病变多呈现为边缘清晰的结节或团块,增强扫描后可能显示不均匀强化。
PET-CT扫描可用于进一步评估,通过观察代谢活性判断良恶性,恶性病变通常显示较高的代谢活性,但特异性有限。
2.实验室检测:
血常规检查中,感染性病变多伴随白细胞总数增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肺部感染时,痰液培养可能显示致病菌,TB-PCR或抗酸染色有助于结核感染的鉴别。
肿瘤标志物如CEA、SCC、CYFRA21-1的升高提示恶性病变的可能,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受限。
3.病史与临床表现:
感染性病变患者常有急性发热、咳嗽和痰液增加等症状,病程相对较短。
肿瘤性病变通常进展缓慢,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吸烟史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4.组织病理学检查:
经支气管镜活检或经皮穿刺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感染性病变可能发现炎症细胞浸润,而肿瘤性病变则可见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
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评估过程中,及时的医学咨询和必要的随访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