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这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通常在40岁以后,记忆力出现明显变化。
2.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包括记忆力。成年人每晚需要7-9小时的优质睡眠才能维持良好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3.压力和焦虑:长期处于高压或焦虑状态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功能,研究表明,过多的压力激素如皮质醇会损害海马体,这是管理记忆的重要区域。
4.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中缺乏必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抗氧化剂和omega-3脂肪酸,可能会影响脑功能。反式脂肪和高糖饮食也被认为对记忆不利。
5.缺乏锻炼:规律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氧水平,从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记忆力。缺乏运动会增加记忆力下降的风险。
6.慢性疾病: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大脑供血和神经传导,从而影响记忆功能。
7.酒精和药物滥用:长期过量饮酒和滥用某些药物会对大脑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记忆力下降。
8.精神疾病: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会对记忆产生负面影响,这不仅仅是由于疾病本身,还包括相关药物的副作用。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缓记忆力下降。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并积极应对压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已存在的记忆力下降问题,应及时就医诊断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