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发病原因:面瘫通常是由于面神经受压、炎症或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一侧面部肌肉无力、眼睑无法闭合、嘴角下垂、流口水、面部表情僵硬以及在进食、喝水时液体从口中流出等。患者可能还会感到耳后疼痛、味觉改变以及听力异常。
3.诊断与检查: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通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即可确诊。必要时,可进行电生理学检查(如肌电图)评估面神经的功能状态,或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排除其他潜在病变。
4.治疗方法:面瘫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针对病因的特殊治疗。药物治疗方面,早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以减轻神经炎症;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物理治疗则包括面部肌肉锻炼、热敷等以促进恢复。对于严重或持续性面瘫,手术治疗可能被考虑。
面瘫在早期干预和适当治疗下,多数患者可在几周至几个月内完全恢复。在病程中需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干涩,饮食宜采用易咀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