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睡眠周期:正常的睡眠包括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约占整个睡眠周期的20-25%,在此期间,大脑活动接近清醒状态,容易出现梦境。如果快速眼动睡眠时间过长或频繁,就会感觉整晚都在做梦。
2.睡眠环境:不适宜的睡眠环境,如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噪音等,会影响睡眠质量,使人更容易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停留时间较长,从而增加做梦的次数和记忆梦境的机会。
3.情绪和压力: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大脑在睡眠时仍然保持活跃状态,使得做梦的概率增加。研究表明,高达60%的焦虑症患者在夜间会有更多的梦境体验。
4.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中含有大量刺激性物质(如咖啡因、尼古丁)或者睡前大量进食,都会干扰睡眠,导致做梦增多。调查显示,每天摄入超过两杯咖啡的人群中,有35%的人反映频繁做梦。
5.身体健康状况:某些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影响睡眠质量,使得做梦变得频繁。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和降压药,也可能引起做梦增多。
6.个体差异:不同个体的大脑结构和生理特性导致对梦境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人天生容易记住梦境,因此即使与他人相同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他们也会觉得自己频繁做梦。
为了减少晚上睡觉老做梦的现象,建议改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