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小病怎么诊断

2024-10-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病情分析:呆小病,也称为克汀病,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诊断呆小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临床症状:

出生后数周内可能会出现黄疸、食欲不振、便秘等。

随着年龄增长,患儿表现出生长缓慢、身材矮小、面色苍白、毛发干枯、皮肤粗糙等体征。

智力发育落后,严重者可能不会说话或理解简单指令。幼儿期开始出现明显的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记忆力、注意力和理解能力均有缺陷。

体征还包括舌大外露、声音嘶哑、腹部膨胀、脐疝等。

2.实验室检查:

血清甲状腺激素(T4)水平显著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显著升高。这是最直接、最明确的诊断依据。

新生儿筛查通常在出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通过检测足跟血中的T4和TSH水平,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能够显示骨龄延迟,这在呆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膝关节的骨化中心出现在婴儿期,但呆小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延迟。

超声检查可以评估甲状腺的大小和形态,有助于识别甲状腺发育异常,如甲状腺缺如、萎缩或异位。

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可以显著改善预后。由于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和脑发育至关重要,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