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视力检查:通过标准视力表检查,看是否存在远视力下降的情况。若发现视力低于正常水平(通常定义为小于1.0或20/20),则可能存在近视。
2.验光检查:使用电脑验光仪或手动验光镜进行屈光度测定,确定眼球的屈光状态。验光结果显示负值时,表示近视程度。
3.散瞳检查:对于青少年和儿童,尤其是首次检查者,散瞳后的验光结果更为准确。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避免假性近视的影响。
4.双眼视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和集合功能测试,评估双眼协调能力。这可以帮助排除其他引起视力模糊的原因。
5.角膜地形图检查:通过测量角膜曲率,了解角膜形态及屈光力量的分布情况。近视患者的角膜往往较为陡峭。
6.眼底检查:通过检视视网膜、视神经等眼后部结构,排除其他眼疾导致的视力问题。
各类检查综合结果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患有近视,以及具体的近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科学用眼,合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矫正视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