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脏疾病
急性肾衰竭:可能由于感染、严重脱水、药物毒性等因素引起,导致肾功能突然下降,使得尿液无法正常生成。
慢性肾病:长期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以逐渐损害肾脏,最终导致尿液生成减少甚至停止。
2.尿路梗阻
泌尿结石:结石可能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等部位形成,阻塞尿路,致使尿液无法排出。
前列腺增生:尤其是老年男性,前列腺增大可能压迫尿道,导致尿流受阻。
3.神经系统问题
脊髓损伤:脊髓损伤可能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排尿功能障碍。
多发性硬化症:这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膀胱控制。
4.药物副作用
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及某些止痛药等,可能通过影响神经系统或直接作用于泌尿系统,导致排尿困难。
出现不排尿的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避免长期滥用药物,也有助于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