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疼痛管理:
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用于中度到重度疼痛的缓解。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注意副作用如便秘和呼吸抑制。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用于轻到中度疼痛,特别是骨骼和软组织疼痛。长期使用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胃肠道出血风险。
2.恶心和呕吐控制:
5-HT3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用于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多巴胺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也可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
3.食欲不振:
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可短期使用提高食欲,但长期使用应注意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促食欲剂:如甲地孕酮,有助于增加食欲和体重。
4.焦虑与抑郁:
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例如氟西汀。
镇静药:如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劳拉西泮)用于短期缓解焦虑症状。
5.呼吸困难: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用于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低剂量阿片类药物:也可用于减轻重度呼吸困难。
6.其他支持治疗:
补液及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补液和营养支持,防止脱水和营养不良。
抗生素:防治感染,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在使用药物时,应综合考虑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与医疗团队保持沟通,以确保药物治疗方案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