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干是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的结构,控制着许多基本生命功能,例如呼吸、心跳和血压调节。脑干胶质瘤通常发生在这些区域。
2.脑干胶质瘤可以分为低级别(I-II级)和高级别(III-IV级),较低级别的肿瘤生长较慢,而高级别的肿瘤则侵袭性强,生长迅速,预后较差。
3.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面部麻木或无力、斜视等。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于肿瘤对脑干及其周围结构的压迫或浸润引起的。
4.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详细的肿瘤位置、大小和特征,有助于评估治疗方案。
5.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由于脑干结构复杂且关键,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能够减缓肿瘤生长。化疗用于辅助治疗,但效果因人而异。
定期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脑干胶质瘤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