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影像学评估与随访
多发结节和磨玻璃影应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评估,明确结节大小、边缘特征及是否伴随胸膜改变。
每3-6个月复查一次CT,以观察结节和磨玻璃影的变化趋势。
2.临床评估
患者应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病史采集,特别是近期有无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结合患者的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及家族肿瘤史,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
3.病理诊断
对于≥8毫米的结节或可疑恶性病变,可通过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下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病理结果若提示恶性,应进一步行基因检测,了解驱动基因突变情况,以便后续靶向治疗。
4.治疗策略
良性病变:如确认为良性且无症状,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恶性病变:若病理证实为恶性,需根据肿瘤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5.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管理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选手术切除。
放疗和化疗:针对无法手术或术后需要辅助治疗的病例。
靶向治疗:适用于存在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如EGFR突变可使用埃克替尼或奥希替尼。
免疫治疗:如PD-L1表达阳性患者可选择帕博利珠单抗。
6.定期复查与监测
所有治疗后的患者均需定期复查CT,监测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精确判断双肺多发结节和右下肺磨玻璃片状影的性质,从而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提高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