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性质:
脑垂体囊肿:是一种良性囊性病变,通常由液体填充的小囊组成,较少引起周围组织损害。
脑垂体瘤:是一种肿瘤,可分为良性或恶性,常见的是良性腺瘤。其细胞增殖会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作用。
2.症状:
脑垂体囊肿:多数情况下没有明显症状,可能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如果囊肿增大,可能出现头痛、视力障碍或内分泌功能异常等症状。
脑垂体瘤:症状多样,取决于肿瘤类型和位置。常见的包括头痛、视野缺损及内分泌紊乱,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或催乳素分泌过多引发闭经和男性乳房发育。
3.诊断:
脑垂体囊肿: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清晰显示囊肿的大小和位置,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的低信号区。
脑垂体瘤:MRI或CT扫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存在、大小及扩展范围。血液检测可评估相关激素水平,以确认是否为功能性腺瘤。
4.治疗:
脑垂体囊肿:小而无症状的囊肿一般无需治疗,仅需定期监控。若症状明显或囊肿增大,可考虑手术引流或切除。
脑垂体瘤:治疗方式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切除。对于功能性腺瘤,药物治疗常用于控制激素分泌;对于非功能性腺瘤且有压迫症状的,需要手术干预。
脑垂体囊肿与脑垂体瘤在性质、症状、诊断和治疗上均有显著差异,早期明确诊断并进行恰当管理有助于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