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睡眠周期:
人体的睡眠分为多个周期,每个周期大约90分钟,包括浅睡(NREM)和深睡(REM)两个阶段。通常,人在入睡后的前3-4小时处于深睡阶段,这是最重要的修复期。如果晚上10点入睡,到凌晨3点已经经历了几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此时的觉醒可能是自然的生物节律使然。
2.生物钟:
人体内的生物钟由脑中的视交叉上核调控,受光线和日常生活习惯影响。若习惯性地早起或夜间频繁醒来,可能说明生物钟已被重置。研究显示,70%以上的人会因为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而影响睡眠质量。
3.压力和焦虑:
心理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统计,约30%-40%的人在压力增高时期会出现睡眠中断。具体表现为难以入睡或半夜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4.睡眠环境:
不利的睡眠环境,如噪音、温度不适宜、光线过强等,会显著影响睡眠质量。数据显示,优化睡眠环境能提高约50%的深睡比例,从而减少午夜觉醒的几率。
5.健康问题:
某些健康问题,如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等也可能引起半夜醒来。临床数据显示,超过60%的睡眠障碍患者存在某种基础疾病。
建议设定固定的睡眠时间并保持规律,避免在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同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如若情况持续,应考虑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